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

握緊的手與為定義的邊界

握緊的手
當手緊握
也就代表有甚麼捨不得放下 或擁有不願捨棄的

經濟學實驗先給予和預告給予
再以代價取回
前者的貨幣價值將高於後者(人類慣性?)

白話來說便是握緊在手中的 與 將握與手中的
會有感覺上的強烈差異

定義的邊界
宗教 將世界的規則清楚定義
於是 人 便能脫離大腦不穩定的狀態(在有未知的情況下人心易恐懼)

於是乎 人類傾向有宗教信仰
畢竟有個明確的程序便有結果
讓人有努力就有回報的錯覺

若撥開這宗教所定義的世界
或說重新定義所認知的世界
必然會有明顯的陣痛期 (當然除非你是個無神論者 那便可能一直處在疼痛的狀況)

問題來了
你會為了探究你所定義的世界 而放開緊握的手
仰或 緊握著手處在已定義邊界?

前者感覺是處在常態分配下的極端質 只是極好或極壞是未知
後者像是平均值 必然的回報 但邊界卻明顯
就像你明知門外有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,卻因緊握雙手而無法開門

會不會一開始便甚麼都沒有值得緊握 ,反而不會被這問題困住
想到這,這是無意義的。若是這樣這篇也應該不會產生 。


你該是無視「日常重複的動作」所給你的不協調感而疑惑
抑或直接挑戰那感覺,而重新定義邊界?
這將會是我們最主要的難題
未完 持續...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時間
似乎是我一直刻意忽略的第三項變因
在處於思考的同時 我們的問題變質了嗎?
還是反而賦予了這決論的意義?
但延遲了'「動作」是很確定的一件事